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(姆潘巴现象实验报告)

来源:乐拇指 发布时间:2023-05-02 03:13:33

1、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密度值1:水在4℃时密度为0.99997;水在35℃时密度为0.99403;水在100℃时密度为0.95836。

2、理论上100℃水的质量比同体积35℃水的质量小了百分之三点六,比同体积4℃水的质量小了百分之四点一。

3、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因蒸发而失去的水分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获得(因为水的蒸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数值仅供参考):一, 取两只相同的直径为6.5公分、高为9.5公分的塑料杯,各放入160克的水,一个为100℃开水,另一个为35℃的冷水,将它们同时放进-18℃的冰箱冷冻室内,30分钟后开水质量为155克,因蒸发失去水分3%;冷水质量为159克,因蒸发失去水分0.6%。


(资料图)

4、二,取两只相同的直径为25公分、高为3.3公分的金属盘子,各放入700克的水,一个为100℃的开水,另一个为35℃的冷水,将它们同时放进-18℃的冰箱冷冻室内,60分钟后开水因蒸发失去水分7.5%;冷水因蒸发失去水分1.4%。

5、三,在直径为25公分、高为3.3公分的金属盘子里,放入880克100℃的开水,将开水放置于29.5℃的屋子内(没有风),40分钟后开水降温到35℃,质量为810克,因蒸发而失去水分8%;75分钟后开水降温到31℃,质量为805克,因蒸发而失去水分8.5%。

6、实验二(上海黄曾新提供):实验容器为烧杯(烧杯的直径和高度不祥),水的体积为3-5升 ,实验条件为电冰箱中冷却至0℃(可推测其蒸发环境温度低于0℃)。

7、将3-5升开水放在烧杯中用天平秤一下,再将其放入电冰箱中冷却至0℃,再放到天平上称一下,蒸发散失的水分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。

8、参照以上数据,按姆潘巴问题给出的条件要求以等容积的开水与35℃冷水做实验,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时,开水的最终质量比冷水少4.6%(密度3.6%,蒸发1%)——12.1%(密度3.6%。

9、蒸发8.5%)。

10、若按照国内某些人的错误理解以同质同量的开水与35℃冷水做实验,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时,开水的最终质量比冷水少1%(蒸发)——8.5%(蒸发)。

11、如果选用蒸发面积更大,高度更小的容器、更适合的环境温度和更科学的操作方法,那么热水与冷水在实验过程中因蒸发而造成的量差必然更大。

12、综上所述,人们在姆潘巴问题上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:根据初中物理教材相关知识,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,热水的密度小于冷水,所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在质量上决不可能相同。

13、如果象百科名片所述,将“同等体积、同等质量和同 等冷却环境下,温度略高的液体比温度略低的液体先结冰的现象称之为“姆潘巴现象”,”是对姆潘巴现象原意的歪曲,更是违反科学的谬论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晨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